计算机网络(第二章)
j第二章
2.1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物理层协议主要任务: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脚数目和排序、固定和锁定装置;电气特效-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范围;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表示何种意义;过程特性-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2.2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导引型传输媒体: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电力线
非导引型传输媒体: 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
2.3传输方式
串行传输-一次一比特传输,并行传输-一次多比特,成本高,计算机内部采用并行传输
同步传输-字节之间时间间隔固定,需要保证双方时钟同步
异步传输-字节之间异步,字节中每个比特仍然要同步
单向通信、双向交替(半双工)通信、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
2.4编码与调制
码元-在使用时间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
不归零编码-整个码元时间内电平不会发生变化,需要额外的传输线传输时钟信号
归零编码-每个码元都会归零一次
曼彻斯特编码-马原中间时刻的跳变即表示时钟,又表示数据,数据是1,是0自行假设判断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跳变仅表示时钟,码元开始处电平是否发生变化表示数据,发生变化表示0,不发生变化表示1
数字基带信号:
混合调制
2.5信道的极限容量
为了避免码间串扰,码元传输速率是有上限的。
香农公式
数据传输速率 = 波特率(码元传输速率)× 每个码元携带信息量
习题总结:
题目明显不是一看就能会了的水平了需要熟练掌握奈式准则和香农公式以及其他相关定义才行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自 白日梦想录!